发布者:创新创业学院发布时间:2025-03-18浏览次数:10
蔡嘉荣:华农“紫茶”茗香氤氲梦想芬芳
公司简介:
蔡嘉荣为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茶学专业2019届本科毕业生,在校期间与其团队将“龙源2号”茶叶品种科研成果结合精准扶贫政策,于广东省内开辟多个有机茶园基地,带动周边农户脱贫。该项目曾斩获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省赛银奖、广东众创杯大学生启航赛暨“赢在广州”第六届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及2018年“挑战杯·创青春”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等不俗荣誉,在各类比赛中获得奖金合计数十万元。2017年10月,蔡嘉荣团队成立广州千道茶叶有限公司,以“生态有机,精品至上”为经营理念,主要销售各类优质茶叶,提供高质量的茶文化咨询及相关种养技术咨询培训服务,是一家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运作,集销售、研发和服务的综合型公司。目前,广州千道茶叶有限公司通过线上加线下联动销售推广,着手于开发新产品和拓宽销售渠道,以打造符合保健生态的高端名优紫茶精品为定位,走品牌化、经营化之路,建设产供销一体化茶叶企业。
茗香逸趣,潮汕小伙爱茶而研茶
蔡嘉荣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潮汕人,自小耳濡目染潮汕饮茶文化与习惯,自然而然学会了泡茶、喝茶。兴趣使然,他选择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修读茶学专业,更加深入接触和系统了解自己喜爱的茶。2016年,蔡嘉荣与同学组建“个性化茶叶定制”团队,在专业老师的支持指导下,他们立足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初步市场调研,根据不同消费者所提的不同需求,聚焦茶叶挑选及茶叶包装设计,选用以华南农业大学自有茶叶基地生产的优质茶叶,联合相关设计人员,结合消费者特性提供各类茶叶并对应设计茶叶包装,满足消费者个性化茶叶定制需求。该项目获得当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国家级立项,深受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相关领导的重视和关怀。在老师的悉心指引下,团队不断在实践过程中对项目进行打磨优化。
图为团队成员
《茶经》有云:“茶者,紫为上”。因茶树紫芽、紫叶,故称紫茶。紫茶制成茶叶具有炒米香气,口感鲜爽甘甜,茶汤饱满紫明亮,富含保健功能的花青素,对人体健康颇为有益,是茶叶中的稀有品种,具有成为绿茶名优茶和茶类保健品市场新贵的巨大潜力。团队成员在研究中发现一本地种紫茶属于小叶种品种,性状表现为叶片小、植株矮,低产导致其自身经济价值无法有效体现,且在本地始终未形成规模化种植。团队指导老师刘少群博士大力支持他们所提出的从云南引种“紫鹃”紫茶品种到广东择优适应的设想。团队便同合作社协商获得一亩地建设育苗基地,开展紫茶新品种——“龙源2号”的选育工作。
图为“龙源2号”有机茶园一角
择优选育成功的“龙源 2号”紫茶品种性状稳定、花青素含量高,适合广东大部分地区广泛繁育种植。截至目前,蔡嘉荣团队拥有自主研发、较惠州紫茶本地种产量高20倍的新型独有种质资源,已完成标准茶叶种植加工配套技术10项和有机种植标准建设茶园5亩,在“特殊种质资源培育、客家炒茶机械加工及有机种植”三大核心技术下,有足够的基础和能力形成新型的客家炒青名优茶产品,促进广东高端绿茶名优茶茶种更新扩充。
茗香助贫,创业之梦焕发公益光彩
农业产业周期性长,前期投入大且期间几乎无法产生收益。茶叶生长需要前期多年的资金投入,而紫茶树至少要三年生长才有茶叶产出。蔡嘉荣团队自筹数十万元投入育苗、基地建设及厂房设备租借,努力压缩人工成本以保持团队生存运转。经过深入综合讨论后,蔡嘉荣团队一致认定开展培训是其极佳资金来源,且能以此为平台推广品牌。
咨询相关专家意见后,蔡嘉荣团队大胆提出建立全省紫茶种植示范点完成全省布局的战略,他们快速明确工作内容,详细讨论商定前期工作,立足“公司+基地+农户”的理念着力稳定龙头村,并以此为基点辐射全局,通过在全省范围内培训推广对接合适的扶贫点合作社合作建立示范点。蔡嘉荣团队坚信,只要紫茶达到一定市场,产品经济价值必然会产生更多茶苗需求。为积极响应精准扶贫政策,他们不断奔走对各地扶贫模式进行深入学习,并切合实际情况建立合理制度:团队提出与当地润丰合作社结合,招收扶贫户,构建利益共同体,拟建“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在扶贫点形成可复制可持续的现代农业模式。团队科学地制定紫茶精品生产流程,由其牵头组织柏塘镇分散茶农,培训农民工茶叶加工技术,定期开展生产技能培训班,按紫茶精品统一标准生产、采收和采后商品化处理,统一包装,统一使用同一商标品牌,统一组织协调销售,逐步把科研成果向市场进行合理转化。
图为团队部分产品照片
事实证明,蔡嘉荣团队前期大量推广投入达成卓效,他们同位于江门、潮州的三个合作社达成口头协议,推广种植“龙源2号”建立示范点。成员多次为农民做完茶叶栽培讲解,为山区农民带来技术,为他们带来可持续可复制的产业模式。茶叶产业符合生态农业的要求,茶树是多年生木本经济作物,一次种植后的经济年龄达30年。建设良好的茶园,不仅可以给生产者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有利于提高绿色植被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真正实现团队当初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山区经济的心愿。
蔡嘉荣团队以自主择优育种的新型优质“龙源2号”紫茶品种的硕大科学成果为基础,专业从事名优紫茶精品销售业务,辅之以后期技术服务为主导优质茶苗输出;致力于打造茶叶精品,通过有机种植方式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生态的紫茶产品。龙源紫茶创造的价值不单使团队成员受益,他们更希望通过紫茶精准扶贫使山区富裕起来。成员们风尘仆仆地在全省四处推广,在田地里陪着农户日晒雨淋,在大棚里有说有笑地吃着农家饭。紫茶芬芳在隔片山区中弥漫,沁人心田、暖人心脾。
茗香悠长,梦想之花不断绽放
2016年是蔡嘉荣团队丰收的一年。两年的紫茶加工技术琢磨使得“龙源2号”干茶稳定产出,且保证其高端品质与出色口感。团队及时申报“龙源2号”新品种权一项、植物新品种保护一项及发明专利一项。各成员在科研领域分别实现突破,Scientific report发表广东茶叶界点数最高、有关紫茶的文章一篇——《Purple foliage coloration in tea (Camellia sinensis L.) arises from activation of the R2R3-MYB transcription factor CsAN1》【刊号:SCIENTIFIC REPORTS(2045-2322)】。更值得一提的是,自2013年起,团队即牵头组织开展茶叶技能培训班带动茶农就业,同时联合华南农业大学茶叶扶贫专家组在全省推广茶业技术,于全省合计建立十个茶叶扶贫示范点,涵盖江门、潮州、惠州等地,茶叶技能培训班,现已培训农户合计500人次,带动茶农280人就业。
蔡嘉荣团队前期大量铺垫工作为各成员的不懈坚持带来丰厚回报。2016年,团队同广州市俊豪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顺利谈妥达成第一笔购销合作。2017年,在产出干茶逐年增多的基础上,为完善销售门道,蔡嘉荣团队商定建立网上微商城平台,主要以寻求代理商,寻求商品输出为目的,通过微商城平台建立全省代理商网络,以示范点合作社为主要据点,构建商品销售新渠道;通过O2O分销的模式向消费者提供健康生态的产品,有效利用互联网推广是扩大产品宣传范围,打破线下传统门店推广的地域性限制。
大赛平台为团队品牌宣传另一绝佳策略,蔡嘉荣团队积极参与各项创业竞赛,优质的项目也得到积极肯定与认可,先后获得“创响华农”大学生创业比赛金奖、人气奖;第三届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赛银奖、国赛铜奖;广东“众创杯”大学生启航赛暨“赢在广州” 第六届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及2018年“挑战杯·创青春”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等优异成绩。竞赛中不断刷新累积的创新创业经验不仅激发了团队对自己项目原有培训的深入思考,收获的数十万奖金亦为其为创业提供极大支持。
图为团队所获各项大赛荣誉证书
2017年10月,团队正式注册成立广州千道茶叶有限公司,开启创业新篇章。蔡嘉荣团队于华南农业大学校内泰山区一处租下店面,开始上轨规模化经营。团队注重产品开发、新客户开发及原有客户维护,为消费者提供优质茶叶及舒适饮茶环境;科普相关茶叶知识;定期举办茶会或讲座;不定时开展优惠活动、提供场地租借等一系列服务。成立以来,公司经营蒸蒸日上,院校领导不时前来参观指导,相关企业家、投资者亦常来到校内门店里指导交流产品与服务。目前其龙源紫茶产品主要销往故宫以及海外。
创业心得
众所周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创业不是一件随随便便容易的事,因为在创业的过程中,会从一开头就开始碰钉子,直至整个过程。但是这是否就意味这创业是永远不可能成功的呢?蔡嘉荣认为,答案是不。得益于其指导老师和创业团队,还有大家那颗团结、坚持的心,才能一步步走到今天。也正是团队通过科研技术力量,结合相关扶贫政策,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做优质健康的茶叶产品,即获得了收益也带动了贫困农民脱贫,实现了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实现了社会效益,而且社会效益反过来促进经济效益,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专家点评|
(图:蔡嘉荣 文:蔡嘉荣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邝木子 郑培兰 潘振招)